公司辞退员工赔偿的核心计算方法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按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分段计算,合法辞退适用“N”或“N+1”标准,违法辞退则需支付“2N”赔偿金。具体规则如下:
- 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3年7个月可获4个月工资补偿。
- 月工资基数: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发工资为准,包括奖金、津贴等。若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计算;若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 合法辞退情形:包括协商解除、员工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变化等。若未提前30日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即“N+1”)。例如,医疗期满后无法工作且未提前通知,需支付“N+1”。
- 违法辞退赔偿: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即“2N”),如孕期、职业病观察期等情形下解雇。例如,工作5年违法解雇需支付10个月工资。
- 特殊情形:员工严重违纪(如打架、欺诈)被辞退,企业无需赔偿;经济性裁员需支付“N”并报备劳动部门。
提示:员工**时应保留书面解雇通知、工资记录等证据,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企业需严格依法操作,避免因计算错误或程序瑕疵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