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应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并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关键要保留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核心凭证,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
协商调解优先
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或通过工会、第三方调解组织协商解决。若达成协议,务必要求书面确认,避免口头承诺无法追溯。 -
行政投诉举报
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如拨打12333热线),需提供用人单位名称、地址、欠薪事实及证据。工程建设领域欠薪还可向行业主管部门(住建、交通等)举报。 -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在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关系证明(如合同、考勤记录)等材料。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司法诉讼与支付令
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证据充分时,可向法院起诉;若有工资欠条等确凿证据,可直接申请支付令,简化追讨流程。 -
法律援助支持
经济困难者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免费律师帮助,无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尤其适用于群体性欠薪案件。
提示:**需及时(2年内投诉有效),保留微信记录、工牌等辅助证据,避免过激行为导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