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拖欠工资时,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关键要保留证据并注意时效。
-
协商解决:优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补发工资。若协商无果,可提请工会或第三方协助调解。
-
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如拨打12333)或行业主管部门(工程建设领域)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责令单位支付工资。
-
申请劳动仲裁:在争议发生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证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单位拒不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若持有工资欠条,可直接申请支付令,简化**流程。
-
非诉与法律援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可向司法部门或工会寻求援助,降低**成本。
提示:**时务必保存考勤记录、工资转账凭证等证据,避免超过法定时效(如仲裁1年、监察投诉2年)。法律途径虽需时间,但能有效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