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辞退时,想要争取赔偿最大化,关键在于掌握法律依据、谈判策略和证据准备。 根据《劳动合同法》,合法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月工资),违法辞退则需双倍赔偿。核心要点包括:明确辞退性质、计算法定补偿、收集工作证据、理性谈判并适时施压。
-
确认辞退合法性
若公司以“业绩不达标”等模糊理由辞退,需先判断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9-41条。违法辞退(如未提前通知、无书面通知)可直接主张双倍赔偿。例如,工作3年月薪1万,合法辞退补偿3万,违法辞退可索赔6万。 -
精准计算赔偿金额
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满1年=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按1年算。未休年假、加班费、社保补缴等可叠加主张。例如,月薪1.5万、工作5年8个月,基础补偿为6个月工资(9万),叠加未休年假约1.5万,总额可达10.5万。 -
证据为王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绩效评价等是谈判核心证据。若公司拒付赔偿,可凭微信记录、邮件等证明违法事实。例如,某员工通过备份HR口头辞退录音,仲裁胜诉获赔双倍补偿。 -
分阶段谈判策略
首次沟通时,以“协商”姿态提出诉求,例如:“理解公司难处,但希望按法律解决。”若公司拖延,设定7天答复期限并暗示劳动仲裁。谈判中可让步次要条款(如离职证明措辞),但坚持赔偿底线。 -
备选法律途径
若协商无果,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仲裁。仲裁时效1年,需提交证据清单和赔偿明细。据统计,90%的违法辞退案件通过仲裁调解获赔,平均耗时45天。
赔偿谈判是法律与心理的博弈。 保持冷静、准备充分,多数情况下能通过协商解决。若遇强硬拒赔,果断启动法律程序,避免错过**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