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期限要多久

​著作权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核心规则为:自然人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法人作品为首次发表后50年,而署名权、修改权等精神权利永久受保护。​

  1. ​自然人作品​​:最常见的情况是个人创作,保护期覆盖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则以最后一位去世作者的死亡时间计算。
  2. ​法人或组织作品​​:若著作权归属公司、机构等法人主体,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若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则不再受保护。
  3. ​特殊作品类型​​:电影、摄影等视听作品保护期与法人作品相同,均为发表后50年,但需注意未发表作品的50年创作完成期限。
  4. ​精神权利例外​​: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时间限制,即使作品进入公有领域,仍禁止他人篡改或冒名。

合理利用著作权期限规则,既能保障创作者权益,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共享。超过保护期的作品可自由使用,但需尊重精神权利,避免歪曲或滥用。

本文《著作权保护期限要多久》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732.html

相关推荐

著作权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著作权的最长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及所属国家法律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自然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法人作品或匿名作品通常为首次发表后5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将保护期延长至作者死后70年。 ‌ 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著作权有效期始于作品完成,终于作者去世后50年。这一标准被《伯尔尼公约》成员国普遍采用,但美国、欧盟等地区已将期限延长至作者死后70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登记后受保护多久

著作权登记后受保护多久? 著作权登记后,作品将受到长期保护,具体期限根据作品性质有所不同。 1. 个人作品保护期限 对于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通常持续到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这意味着,即使作者去世,其作品在去世后的50年内仍将受到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随意使用或篡改。 2. 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保护期限 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如公司创作的作品或电影、电视剧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永久的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并非永久,而是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1. 自然人作品的保护期 对于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这些权利的保护期从作者有生之年开始,延续至其死亡后五十年。例如,如果某作者于2020年去世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99条能改名吗

​​根据《民法通则 》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改名,但需遵循法定程序且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关键点包括:​​成年人需自行申请​ ​、​​未成年人由监护人办理​ ​、​​改名需户籍机关审批​ ​,且​​理由必须正当​ ​,如宗教、文化或特殊社会原因等。 ​​法律依据与权利范围​ ​ 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民法通则》第99条明确赋予公民决定、使用和变更姓名的权利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99条原文

​​《民法典 》第99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其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法人地位​ ​,解决其参与民事活动时的法律身份问题,同时​​兼顾特殊性与灵活性​ ​,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支撑。 ​​法人资格的法律意义​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法人资格后,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参与市场交易(如签订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99条原文

民法通则99条原文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核心内容涉及公民姓名权、法人名称权的保护及禁止盗用假冒行为 ‌。原条款明确了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法人享有名称权,并规定侵权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目前相关内容由民法典第1012-1017条细化完善。 根据原民法通则第99条,‌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盗用或假冒。对于法人、个体工商户等组织,‌名称权受法律保护 ‌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

《民法通则》第99条主要规定了公民的姓名权和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的名称权。 1. 公民的姓名权 《民法通则》第99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决定权 :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包括姓和名。在出生时,父母会为孩子取名,但孩子在成年后有权自己更改姓名。 使用权 :公民有权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使用自己的姓名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第七条内容

《民法通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禁止权利滥用,确保民事行为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同时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尊重社会公德 尊重社会公德是民事活动的基本要求,它强调个人或组织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守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不得以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为代价。例如,在商业活动中,不得通过欺诈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条明确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优先依据法律;法律无规定时,可适用习惯,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一条款​​首次以法典形式确立“法律-习惯”双阶法源体系​ ​,​​填补法律漏洞的同时严格限制习惯的适用边界​ ​,​​强调公序良俗的底线价值​ ​,是民事裁判灵活性与原则性平衡的典范。 ​​法律优先原则​ ​:民事纠纷必须首先依照成文法裁判,体现对法律权威的尊重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7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76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需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 该条款是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强调义务与责任的法定性、强制性和补偿性​ ​,同时体现民事主体意思自治与法律强制的平衡。 ​​民事义务的双重来源​ ​ 民事义务既来自法律直接规定(如抚养义务),也源于当事人约定(如合同条款)。法律规定的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中什么保护不受时间的限制

在著作权中,​​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即永久有效。这三项权利属于著作人身权,与作者身份紧密关联,即使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仍受法律永久保护。 ​​署名权​ ​:指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用于表明身份。无论作品流传多久,原作者身份始终受法律确认,例如《红楼梦 》至今仍明确标注曹雪芹为作者。 ​​修改权​ ​:作者有权自行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例如,经典文学作品再版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一般保护几年

著作权一般保护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具体说明 个人作品 :对于公民创作的作品,包括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50年。 合作作品 :如果作品为多人合作创作,保护期则延续至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上述保护期限适用于所有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包括文学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人死亡后著作权保护期

​​著作权人死亡后,其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通常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截止于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而署名权、修改权等精神权利永久受保护。​ ​ 这一规定适用于大多数文字、艺术类作品,但法人作品、视听作品等特殊类型的保护期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自然人作品的保护期​ ​ 个人创作的作品(如小说、绘画),发表权及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的保护期有多长

​​著作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 ​​自然人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法人作品或视听类作品则为首次发表后50年,而署名权、修改权等​​人身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以下是具体分类说明: ​​自然人作品​ ​:发表权及复制权、发行权等财产权的保护期覆盖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以最后一位作者死亡时间计算)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法保护的是

‌著作权保护法保护的是原创作品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音乐、美术、软件等内容,‌涵盖作者人身权与财产权 ‌(如署名权、复制权),‌不保护思想、事实或通用数据 ‌,‌邻接权则延伸至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等权益 ‌。 ‌原创表达形式 ‌ 著作权保护的核心是作品独创性的表达方式。例如,小说中的文字描述、绘画的构图配色、音乐旋律的编排或软件代码的结构设计。只要作品具备原创性并以有形形式呈现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的五个要件

著作权保护的五个要件包括: 原创性、可复制性、合法性、独创性和固定性。 原创性 : 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不能是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 原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要件,它强调了作品的独立创作来源。 可复制性 : 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如印刷、摄影、录音等。 可复制性确保了作品能够被传播和使用,是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条件。 合法性 :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人署名权保护期

著作权人署名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是作者人身权中唯一不受时间约束的权利。这一权利旨在保护作者的署名标识,确保其作品与其身份的不可分割性,即使在作者去世后依然有效。 署名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均不受时间限制。这意味着无论作者是否在世,其署名权都将得到永久保护,他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或冒用其署名。 署名权的实际意义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作者禁止他人歪曲、篡改其作品内容、形式或原意的法律权利,核心在于维护作品的纯洁性与作者声誉​ ​。这项权利不仅保障作品不受恶意改动,还涉及改编授权、司法认定标准等复杂问题,尤其在影视、文学改编领域争议频发。 ​​权利内涵与法律依据​ ​ 保护作品完整权明确禁止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或任何损害性变动,无论改动程度大小,关键在于是否违背作者创作意图。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涵盖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独创性智力成果,具体包括文字、口述、音乐、美术等9大类作品,但法律文件、时事新闻等三类内容明确排除在外。​ ​核心在于作品需具备​​独创性​ ​和​​可表达性​ ​,单纯的思想或未固化的创意不受保护。 ​​明确受保护的9类作品​ ​ 文字作品(小说、论文等)、口述作品(即兴演讲等)、艺术类作品(音乐、戏剧、舞蹈等)、美术与建筑作品、摄影作品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国民法典物权法内容

中国民法典物权法明确了财产归属与利用规则,‌平等保护各类所有权 ‌、‌规范不动产登记制度 ‌、‌新增居住权保障民生 ‌、‌完善担保物权体系 ‌,构建了清晰的物权法律框架,对个人及企业财产权益具有深远影响。 ‌物权法核心内容体现为五大方面 ‌。一是所有权制度,确立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平等地位,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解决公众对房产权益的长期担忧。二是用益物权体系,涵盖土地承包经营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