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法保护的是

著作权保护法保护的是原创作品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音乐、美术、软件等内容,‌涵盖作者人身权与财产权‌(如署名权、复制权),‌不保护思想、事实或通用数据‌,‌邻接权则延伸至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等权益‌。

  1. 原创表达形式
    著作权保护的核心是作品独创性的表达方式。例如,小说中的文字描述、绘画的构图配色、音乐旋律的编排或软件代码的结构设计。只要作品具备原创性并以有形形式呈现,无论是否发表,均可自动获得保护。

  2. 作者人身权与财产权
    人身权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确保作者身份与作品完整性;财产权涵盖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经济权益,允许作者通过授权、转让获取收益。例如,书籍出版需作者授权,影视改编需购买版权。

  3. 邻接权保护相关主体
    除创作者外,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组织等享有邻接权。例如,歌手对演唱版本的专有录制权、电视台对节目播出的控制权。这类权利与著作权并列,但范围更窄,通常需基于已有作品衍生。

  4. 不保护抽象内容与公共资源
    著作权不延及思想、操作方法、事实或通用数据。例如,科学定理、新闻报道中的事件描述、政府文件不受保护。简短标语、通用符号(如标点)或纯功能设计(如表格模板)通常无法主张权利。

总结‌:著作权法通过划分“表达”与“思想”的边界,在激励创作与促进知识共享间寻求平衡。个人或企业在使用他人作品时,需明确区分受保护内容与公共领域信息,避免侵权风险。

本文《著作权保护法保护的是》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737.html

相关推荐

著作权的保护期有多长

​​著作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 ​​自然人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法人作品或视听类作品则为首次发表后50年,而署名权、修改权等​​人身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以下是具体分类说明: ​​自然人作品​ ​:发表权及复制权、发行权等财产权的保护期覆盖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以最后一位作者死亡时间计算)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人死亡后著作权保护期

​​著作权人死亡后,其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通常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截止于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而署名权、修改权等精神权利永久受保护。​ ​ 这一规定适用于大多数文字、艺术类作品,但法人作品、视听作品等特殊类型的保护期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自然人作品的保护期​ ​ 个人创作的作品(如小说、绘画),发表权及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一般保护几年

著作权一般保护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具体说明 个人作品 :对于公民创作的作品,包括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50年。 合作作品 :如果作品为多人合作创作,保护期则延续至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上述保护期限适用于所有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包括文学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中什么保护不受时间的限制

在著作权中,​​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即永久有效。这三项权利属于著作人身权,与作者身份紧密关联,即使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仍受法律永久保护。 ​​署名权​ ​:指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用于表明身份。无论作品流传多久,原作者身份始终受法律确认,例如《红楼梦 》至今仍明确标注曹雪芹为作者。 ​​修改权​ ​:作者有权自行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例如,经典文学作品再版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期限要多久

​​著作权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核心规则为:自然人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法人作品为首次发表后50年,而署名权、修改权等精神权利永久受保护。​ ​ ​​自然人作品​ ​:最常见的情况是个人创作,保护期覆盖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则以最后一位去世作者的死亡时间计算。 ​​法人或组织作品​ ​:若著作权归属公司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著作权的最长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及所属国家法律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自然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法人作品或匿名作品通常为首次发表后5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将保护期延长至作者死后70年。 ‌ 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著作权有效期始于作品完成,终于作者去世后50年。这一标准被《伯尔尼公约》成员国普遍采用,但美国、欧盟等地区已将期限延长至作者死后70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登记后受保护多久

著作权登记后受保护多久? 著作权登记后,作品将受到长期保护,具体期限根据作品性质有所不同。 1. 个人作品保护期限 对于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通常持续到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这意味着,即使作者去世,其作品在去世后的50年内仍将受到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随意使用或篡改。 2. 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保护期限 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如公司创作的作品或电影、电视剧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永久的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并非永久,而是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1. 自然人作品的保护期 对于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这些权利的保护期从作者有生之年开始,延续至其死亡后五十年。例如,如果某作者于2020年去世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99条能改名吗

​​根据《民法通则 》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改名,但需遵循法定程序且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关键点包括:​​成年人需自行申请​ ​、​​未成年人由监护人办理​ ​、​​改名需户籍机关审批​ ​,且​​理由必须正当​ ​,如宗教、文化或特殊社会原因等。 ​​法律依据与权利范围​ ​ 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民法通则》第99条明确赋予公民决定、使用和变更姓名的权利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99条原文

​​《民法典 》第99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其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法人地位​ ​,解决其参与民事活动时的法律身份问题,同时​​兼顾特殊性与灵活性​ ​,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支撑。 ​​法人资格的法律意义​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法人资格后,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参与市场交易(如签订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的五个要件

著作权保护的五个要件包括: 原创性、可复制性、合法性、独创性和固定性。 原创性 : 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不能是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 原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要件,它强调了作品的独立创作来源。 可复制性 : 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如印刷、摄影、录音等。 可复制性确保了作品能够被传播和使用,是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条件。 合法性 :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人署名权保护期

著作权人署名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是作者人身权中唯一不受时间约束的权利。这一权利旨在保护作者的署名标识,确保其作品与其身份的不可分割性,即使在作者去世后依然有效。 署名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均不受时间限制。这意味着无论作者是否在世,其署名权都将得到永久保护,他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或冒用其署名。 署名权的实际意义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作者禁止他人歪曲、篡改其作品内容、形式或原意的法律权利,核心在于维护作品的纯洁性与作者声誉​ ​。这项权利不仅保障作品不受恶意改动,还涉及改编授权、司法认定标准等复杂问题,尤其在影视、文学改编领域争议频发。 ​​权利内涵与法律依据​ ​ 保护作品完整权明确禁止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或任何损害性变动,无论改动程度大小,关键在于是否违背作者创作意图。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范围涵盖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独创性智力成果,具体包括文字、口述、音乐、美术等9大类作品,但法律文件、时事新闻等三类内容明确排除在外。​ ​核心在于作品需具备​​独创性​ ​和​​可表达性​ ​,单纯的思想或未固化的创意不受保护。 ​​明确受保护的9类作品​ ​ 文字作品(小说、论文等)、口述作品(即兴演讲等)、艺术类作品(音乐、戏剧、舞蹈等)、美术与建筑作品、摄影作品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国民法典物权法内容

中国民法典物权法明确了财产归属与利用规则,‌平等保护各类所有权 ‌、‌规范不动产登记制度 ‌、‌新增居住权保障民生 ‌、‌完善担保物权体系 ‌,构建了清晰的物权法律框架,对个人及企业财产权益具有深远影响。 ‌物权法核心内容体现为五大方面 ‌。一是所有权制度,确立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平等地位,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解决公众对房产权益的长期担忧。二是用益物权体系,涵盖土地承包经营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180条原文及解释

​​《民法典 》第180条明确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免除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民事违约责任​ ​,但需注意​​法律特殊规定(如航空、核事故等领域)可能排除免责情形​ ​。 ​​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 ​ 不可抗力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不可预见​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简介及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涵盖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 ​从出生到终老,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其总则编作为民法典的纲领性部分,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并创新性地引入绿色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各分编提供统一遵循。 ​​核心定位与结构​ ​ 民法典共7编1260条,总则编统领全局,明确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解释有几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成为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围绕民法典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多部司法解释,截至目前共有7部司法解释,覆盖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等重要领域,旨在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指导。 1. 总则编司法解释 总则编是民法典的基础性内容,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2022年2月24日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全文可打印

​​《民法典 》全文可通过权威平台免费下载打印,关键渠道包括中国政府网、中国人大网等官方渠道,以及法律出版社等专业平台提供的正版PDF版本,确保文本准确性与法律效力。​ ​ ​​官方渠道下载​ ​ 国家权威平台如中国政府网(www.gov.cn )、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 )提供最新版《民法典》全文下载,内容与法律条文完全一致,适合需要官方认证文本的用户。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总则解释全文

​​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为统一裁判尺度、衔接新旧法律、细化民事规则而制定的39条配套文件,核心亮点包括:明确民法典与单行法的适用关系、完善监护与代理制度、​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实践​ ​ ​​,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法律适用规则​ ​ 司法解释确立了“特别法优先、分则优先、基本原则兜底”的适用逻辑,明确单行法对民法典的细化规定可直接适用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