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计算中的月计薪天数统一为21.75天,该标准已随2025年法定节假日增至13天同步更新。核心依据是全年365天扣除104天休息日后除以12个月,且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工作日但需支付工资。
-
21.75天的由来: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休息日)÷12个月,法定节假日虽不工作但仍计入计薪天数,体现“带薪休假”原则。例如日工资=月薪÷21.75,小时工资=日工资÷8。
-
工作日与计薪天数的区别:实际月工作日为20.67天(248天÷12个月),因法定节假日13天不计入工作日但需付薪,故二者数值不同。加班费计算时,休息日按200%、法定节假日按300%支付。
-
新旧政策对比:2025年前法定节假日为11天,月工作日为20.83天;新规调整后,月工作日减少至20.67天,但计薪天数21.75天保持不变,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影响。
-
常见场景应用:请假扣款按日工资计算,但法定节假日请假不扣薪;综合工时制中,周期内总工时不超过法定标准(月166.67小时)即合法。
建议企业HR使用21.75天统一标准核算工资,避免纠纷。劳动者可通过“月薪÷21.75×实际出勤天数”快速验证工资准确性,特别注意加班费是否按法定倍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