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休假日是指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全体公民必须享受的带薪假期,其核心特点是:全国统一性(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强制性休假(不得用加班费替代)、工资照发(休假期间待遇不变)。我国法定休假日主要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等11天,以及周休息日(通常为周末)。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必须安排劳动者休假。若因特殊原因需加班,须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且不得以调休替代。 -
主要类型
- 全体公民假日:如春节(3天)、国庆节(3天)等,共11天。
- 部分群体假日:如妇女节、青年节等,仅特定人群可休假。
- 周休息日:通常为每周六、周日,全年约104天。
-
与带薪年假的区别
法定休假日是强制休假,而带薪年假由职工根据工龄自主安排;前者全国统一,后者天数因工龄而异(5-15天)。 -
常见误区
- 调休≠取消假期:春节、国庆等长假通过调凑周末形成,但法定假日天数不变。
- 加班费计算:法定假日加班需支付3倍工资,而休息日加班可安排补休或2倍工资。
提示:节假日安排每年由国务院发布通知,建议提前关注官方公告,合理规划行程。特殊行业(如医疗、交通)需遵守轮休制度,保障公共服务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