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群租房最有效的一招是:联合社区与执法部门举报+推动源头治理。通过实名举报群租房安全隐患,可触发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整改;同时倡导公租房替代方案,从需求端减少群租现象。关键在于调动居民监督力量与政策疏导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
-
精准举报,激活执法联动
群租房往往存在消防隐患、违规隔断等问题,直接向街道综治办或拨打12345热线实名举报,能快速启动公安、消防、房管等多部门联合查处。重点提供具体地址、房东信息及安全隐患证据(如照片),执法部门会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执行者将面临罚款甚至查封。 -
发挥社区“前哨站”作用
居委会和物业是发现群租的第一线。推动社区建立“红袖标”监督队,定期巡查异常水电表读数、密集快递投放等线索,并通过业主公约限制房屋分割出租。例如,南京部分小区通过门禁系统限制租客数量,从技术上阻断群租。 -
以公租房分流需求
群租背后是低收入群体的租房刚需。支持企业改建员工宿舍或申请政府公租房项目(如北京“自如友家”模式),用合规合租替代非法群租。例如,上海通过降低公租房申请门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人均5㎡的保障性住房,缓解市场压力。 -
长期策略:政策疏导+市场调节
推动地方政府出台租房补贴政策,并对合规改造的房东给予税收优惠。例如,杭州对将房源委托给长租公寓的房东减免房产税,鼓励释放更多安全房源。加强中介监管,严禁发布群租广告。
提示:举报时注意留存证据链,避免与房东直接冲突;若遇整改后反弹,可要求执法部门启动“回头看”。解决群租需耐心,从个人行动到政策推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