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不按时发放,劳动者可索赔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并要求经济补偿。
1.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报酬,即未按时发放的工资金额。补偿金的计算比例为25%,即未发工资的25%作为经济补偿。
2. 索赔途径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索赔经济补偿金:
-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要求其支付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
- 劳动争议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
- 法院起诉: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
3. 其他权益保护
除了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工资不按时发放的情况下还享有其他权益保护,包括:
- 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 要求支付赔偿金: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超过一定期限,劳动者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 解除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总结
工资不按时发放,劳动者不仅有权要求支付工资,还可索赔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可有效保障自己的劳动报酬和合法权益。若遇到工资不按时发放的情况,劳动者应及时采取行动,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