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常见的十大逻辑谬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歪曲或夸大对方观点,使其更容易被攻击。例如:将“提高教育经费”歪曲为“砸钱”,从而否定教育投入的合理性。
二、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假设小行动必然导致极端负面后果,但缺乏逻辑依据。例如:“允许同性婚姻会导致与动物结婚!”。
三、诉诸权威(Appeal to Authority)
过分依赖权威人士的观点,而不考虑其论点的合理性。例如:“某明星推荐的健康产品一定有效!”。
四、非黑即白(False Dilemma)
将问题简化为仅有两种选择,忽视其他可能性。例如:“你支持改革,就是不爱国!”。
五、人身攻击(Ad Hominem)
攻击对方人格而非论点本身。例如:“你学历低,怎么懂政治?”。
六、错误归因(False Cause)
仅因两件事相关或先后发生,就认定存在因果关系。例如:“戴幸运手链带来好运!”。
七、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同上,需注意与稻草人谬误区分。
八、诉诸潮流(Bandwagon Fallacy)
以“大多数人支持”作为论点正确性的依据。例如:“大家都在看这部剧,你也应该看!”。
九、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同上,需注意与错误归因区分。
十、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ing)
结论包含在前提中,且被改写为不同表述。例如:“你应该相信神,否则神会惩罚你!”。
其他常见逻辑谬误补充:
-
不当类比 :将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不恰当比较(如“管理国家=管理家庭”)。
-
偷换概念 :在论证中悄悄改变关键词含义(如“自由=无限制”)。
-
假两难推理 :忽视中间选项,简化为“非此即彼”。
-
诉诸情感 :用恐惧、怜悯等情绪替代逻辑论证(如“吃狗肉伤害儿童”)。
建议 :识别这些谬误时,需关注论点的逻辑结构,避免因情感或权威压力而忽略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