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民法典多少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 第一百二十八条 ,该条款将消费者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纳入民法典体系。具体说明如下:

  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一条款明确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特别规定纳入民法典,使其成为民法典调整内容的一部分。

  2. 适用原则

    该条款体现了“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即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特别法规有具体规定时,优先适用特别法;若无特别规定,则适用民法典的一般性规定。

  3. 与其他编章的关联

    虽然民法典未对消费者权益进行单独编章规定,但总则编、合同编、物权编、人格权编及侵权责任编等均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例如,合同编规范交易行为,物权编保障财产安全,侵权责任编明确违法责任。

总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规定在《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通过特别法与一般法的衔接机制,实现对其的系统性保护。

本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民法典多少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97630.html

相关推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不退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商家不得无故拒绝退款,但实际操作中需注意**证据的完整性和法律程序的规范性。​ ​ 若商家拖延或拒绝履行退款义务,消费者可通过协商、投诉或诉讼等合法途径主张权利,​​关键点包括:15日内处理时限、书面/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平台规则与法律衔接的优先级​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商家对商品质量问题或服务未履约的退款要求不得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2025-05-02 资格考试

保护商家权益的法律法规

保护商家权益的法律法规 主要涉及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专利法等。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维护商家合法权益的法律屏障。 1. 合同法 合同法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它确保了商家在交易过程中的权益。通过合同,商家可以明确交易内容、价格、交付时间等重要条款,避免因约定不明而产生的纠纷。如果交易对方违约,商家可以依据合同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25-05-02 资格考试

商家保护法是第几条

​​中国法律体系中不存在独立的“商家保护法”条款,但商家权益可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等法律中的具体条款获得保护​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经营者的义务与权利平衡,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禁止商业欺诈行为,间接维护诚信商家的公平竞争环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条款​ ​ 该法虽以消费者保护为主

2025-05-02 资格考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4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7天无理由退货”权利 ,这一条款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确保其在合理期限内可以无条件退货。这一规定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促进了商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下是对这一重要条款的详细解读: 1.适用范围与条件:适用范围广泛:该条款适用于所有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交易行为,以及部分线下交易

2025-05-02 资格考试

员工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员工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规范用工行为而制定的系统性规定,核心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福利、工时休假、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关键领域 ‌。企业通过合法合规的制度设计,既能防范用工风险,又能提升员工归属感。 ‌劳动合同管理 ‌ 明确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流程,规定试用期时长、工作内容及劳动条件等条款。企业需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劳动法》,避免“空白合同”或霸王条款

2025-05-02 资格考试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管理规则,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秩序,同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这些规章制度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并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确保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亮点 合法性 :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强制性规定。 民主程序 :制定或修改规章制度时

2025-05-02 资格考试

保障职工的4个合法权益

​​保障职工的4个合法权益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核心包括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社会保险与技能培训权利。​ ​ 这些权益不仅关乎职工切身利益,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底线要求。企业需通过规范用工、强化协商、完善制度等方式落实,而职工也应主动了解并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报酬权​ ​ 确保职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是基本义务。企业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合理调整薪酬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2025-05-02 资格考试

保障员工权益有哪些

保障员工权益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类,依据《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基本劳动权利 平等就业权: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机会 劳动报酬权: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未签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 休息休假权: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年假等休息时间 劳动安全卫生权: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必要防护措施 社会保障与福利 社会保险权: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职业培训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就业能力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保障法20条

2年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若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且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但存在两种特殊情形时,2年时效会重新计算: 一、连续状态 指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多次实施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且每次行为之间具有 连续性或关联性 。例如: 拖欠工资 :若用人单位连续数月(如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每月拖欠工资,2年时效从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规章制度是什么

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内部管理规范,核心作用是明确劳资双方权责、保障劳动者权益并维护企业运营秩序,涵盖劳动合同、薪酬福利、工时休假、安全卫生等关键内容。 基本概念与法律依据 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规制定的内部规则,用于规范劳动过程和管理行为。其内容必须合法合理,包括但不限于员工招用、合同管理、薪酬标准、奖惩机制等,且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或修改。 核心内容与覆盖范围

2025-05-02 资格考试

商家权益保护相关法律

关于商家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综合整理如下: 一、核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明确规定商家需履行安全保障、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九项基本义务,并规范促销活动、广告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等行为。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行为,商家若因消费者纠纷采取不当手段(如暴力**

2025-05-02 资格考试

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法律法规

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一、核心法律依据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明确规定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形式,禁止实物替代)、周期(按月/周/日/小时制)及支付日期(遇节假日提前支付),并设立工资清偿责任与监管机制。 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清偿,且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招用农民工时,用工单位承担清偿责任。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必须按月足额支付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农民工权益怎么保护

劳动合同法为农民工权益提供了全面保护,确保其能够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并拥有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权利。以下从几个关键方面展开说明: 1.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及方式等内容。劳动合同不仅是农民工**的法律依据,也是保障其权益的重要工具。 2. 保障工资支付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

2025-05-02 资格考试

农民工权益维护中心立案标准

农民工权益维护中心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欠薪金额和涉及人数,核心包括: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工资达5000-2万元,或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报酬累计3万-10万元,且经责令仍不支付的,可构成刑事立案。 个人欠薪立案标准 当用人单位拒绝支付一名农民工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金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即符合立案条件。例如,月薪5000元的工人被拖欠三个月工资1.5万元,即可向权益中心申请立案追讨

2025-05-02 资格考试

法律上的农民工界定

‌法律上的"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群体,其核心界定标准包含三大要素:农村户籍身份、非农职业属性、工资性收入为主。 ‌这一特殊群体在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 ‌户籍要素 ‌ 法律意义上的农民工必须具有农村户籍,这是区别于城镇职工的基础性标准。即使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只要未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其法律身份仍属农民工范畴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

劳动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劳动报酬保障 按时足额支付 :工资需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加班工资计算 :加班应支付1.5倍、2倍或3倍工资(具体倍数根据法定情形确定)。 二、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工时限制 :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保障休息权。 法定假期 :包括春节

2025-05-02 资格考试

怎么保护农民工权益

​​保护农民工权益需从法律保障、就业支持、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多维度入手,核心在于​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强化欠薪治理、拓宽**渠道、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下是具体措施:​ ​ ​​法律保障与合同规范​ ​ 督促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工时等条款。推广劳务派遣服务标准,杜绝“阴阳合同”。针对欠薪问题,落实“两金六制”(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等),建立快调速裁机制

2025-05-02 资格考试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有哪些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生理保护、就业保障、劳动条件及权益救济: 一、特殊劳动保护(“四期”+“六期”) 经期保护 禁止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及第三级体力劳动; 月经过多或痛经可申请1-2天休息。 孕期保护 禁止接触有毒物质、放射性作业及高强度体力劳动; 怀孕7个月以上不得夜班、加班,每日至少1小时工间休息。 产期保护 产假不少于98天(部分地区延长至158天);

2025-05-02 资格考试

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

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是为了保障女性在职场中的合法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确保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得到必要的保护和照顾。 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对女性健康的关注,也推动了职场环境的公平与和谐。以下是关于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的几个关键点: 1.孕期保护:禁止安排高强度工作: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工作时间调整

2025-05-02 资格考试

维护职工权益的建议

​​维护职工权益的核心在于建立透明、合法的劳动关系,并通过制度保障与主动沟通实现双赢。​ ​关键措施包括​​签订规范劳动合同​ ​、​​保障法定假期与社保​ ​、​​建立申诉反馈机制​ ​,同时需结合企业实际优化管理流程,避免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规范化​ ​ 劳动合同是职工权益的基石,需明确工作内容、薪酬、工时等条款,避免模糊表述。企业应定期审查合同合规性,调整时需与职工协商并保留书面记录

2025-05-02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