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可要求双倍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辞退员工却要求员工签署主动辞职协议的行为,通常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依法**。以下是具体分析及建议:
一、法律性质与权益影响
-
违法辞退的认定
若公司未提供合法理由(如未支付工资、未缴社保等)或未依法程序解除劳动关系,单方面要求员工签署“主动辞职”协议,可能被认定为 强迫离职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 赔偿金 ,即每工作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即“2N”)。
-
主动离职的权益限制
主动辞职通常指员工基于个人意愿提出离职,此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若员工因公司违法行为被迫离职,签署“主动辞职”协议可能影响后续权益,如无法主张赔偿金或失业保险待遇。
二、**建议
-
保留证据
保留公司提供的辞退通知、离职协议、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关键证据,这些文件是后续仲裁或诉讼的依据。
-
拒绝签署
若公司强制要求签署“主动辞职”协议,可 拒绝签字 ,并明确告知公司其行为违法,要求公司提供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
协商与投诉
-
尝试与公司协商恢复劳动关系或争取合理补偿,保留协商记录作为证据。
-
若协商失败,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或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
法律途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若公司拒绝支付,可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
三、注意事项
-
避免二次违约 :在**过程中,避免因未及时仲裁或诉讼而影响其他权益(如工资、社保等)。
-
专业帮助 :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策略。
公司强制要求签署“主动辞职”协议的行为违法,员工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被动接受协议而损失应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