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补提,但需根据补提的时间跨度和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式。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补提原则
-
本年度补提
若发现当年漏提折旧,可直接补提。例如少提5000元折旧,会计分录为: $$ \text{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 5000 \ \text{贷:累计折旧} \ 5000 $$
此操作不影响当期损益和税务。
-
以前年度补提
-
跨年补提 :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后结转至未分配利润。例如补提8000元折旧: $$ \begin{align*} \text{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8000 \ \text{贷:累计折旧} \ 8000 \ \end{align*}$$
然后: $$ \begin{align*} \text{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2000 \ (8000 \times 25%) \ \text{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2000 \ \end{align*}$$
最后: $$ \begin{align*} \text{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6000 \ \text{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6000 \ \end{align*}$$
-
同一年度跨月补提 :无需调整损益,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例如12月集中补提全年折旧。
-
二、注意事项
-
税务合规 :若补提导致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差异,需按税法规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
折旧方法一致性 :变更折旧方法需在附注说明,且补提时按原方法计算差额。
-
风险控制 :跨年补提可能影响利润稳定性,建议与税务部门沟通,说明补提原因。
固定资产折旧补提需根据时间跨度和会计政策选择合适处理方式,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和税务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