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企业操作动机与法律合规性:
-
企业避税需求
通过现金发放工资,企业可降低社保和公积金基数,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劳动合同上标注较低工资,现金部分则通过老板个人账户发放,以此规避税务风险。
-
操作便利性
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因财务系统不完善,现金发放更高效。现金支付可避免银行转账手续费,尤其适用于临时性或小额工资发放。
-
规避社保与公积金风险
现金工资无法通过银行代扣代缴社保和公积金,企业可能因此减少员工福利保障。部分企业甚至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虚报工资基数,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
特殊场景下的激励手段
部分企业通过现金发放作为对高绩效员工的额外奖励,尤其适用于销售类岗位,以直接激励员工提升业绩。
法律说明 :根据《劳动法》,企业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现金发放若导致社保基数低于法定标准,属于违法行为。员工若遭遇此类情况,可通过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