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下,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
一、核心争议类型及解决方案
-
计价方式争议
-
问题 :固定总价与清单计价模式适用性争议,施工图变更后结算依据不一致。
-
解决 :优先按合同约定执行,若合同未明确则参考计价标准(如定额)或协商调整。财政评审结论仅适用于明确约定以评审结果为结算依据的合同。
-
-
工程量与材料变更争议
-
问题 :施工图变更、材料差价、工程量增减导致费用争议。
-
解决 :严格依据合同条款调整,如清单项目变更需按比例调整综合单价,材料差价按合同约定执行。对于未明确调整规则的情况,以实际成本为准。
-
-
质量与验收争议
-
问题 :质量标准理解差异、未完成工程结算。
-
解决 :以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验收,记录质量问题并及时整改。未完成工程需明确结算范围,避免纠纷。
-
-
支付与工期争议
-
问题 :进度款支付延迟、工期索赔不合理。
-
解决 :按合同约定核对工程进度,记录影响工期的因素(如不可抗力),协商调整支付计划。若因发包人违约导致解除合同,需支付已完成工程款项。
-
-
合同条款解释争议
-
问题 :对合同条款(如单价、取费标准)理解不一致。
-
解决 :通过补充协议、会议纪要等书面文件明确条款,协商不成的可申请司法鉴定或仲裁。
-
二、通用解决原则
-
以合同为准 :结算应严格遵循合同约定,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法规、计价标准及双方认可文件处理。
-
证据充分 :需提供施工图纸、变更签证、结算表、往来函件等证据,支持结算主张。
-
协商优先 :争议发生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避免诉讼或仲裁成本。
三、特殊情形处理
-
财政评审争议 :若结算需财政评审,需确保资料完整,避免因评审流程问题影响进度。
-
包工不包料合同 :未完工程或提前使用情况下,需结合合同约定和实际完成情况协商结算。
以上解决方案需结合具体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或造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