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未毕业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关键看三点:劳动者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否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是否合法。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即使未毕业,劳动合同依然有效。
-
法律未禁止在校生就业
我国《劳动合同法》并未将在校大学生排除在劳动者范围之外。只要年满16周岁(特殊行业需满18周岁),具备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且合同内容合法,签约行为即受法律保护。例如,法院在类似案件中明确认定,大四学生以就业为目的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
合同效力的核心是真实意图
若双方以建立长期劳动关系为目的(如接受考勤、绩效考核、获得正式岗位报酬),而非短期实习或勤工俭学,法院通常认定为劳动关系。企业若明知学生未毕业仍签约,且未将“取得毕业证”设为生效条件,合同自用工之日起生效。 -
警惕无效情形
若存在欺诈(如隐瞒在读状态)、胁迫,或条款免除企业法定责任(如不缴社保),合同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仅约定试用期、未明确劳动关系的“实习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
总结:大学生未毕业签约需确保合同条款合法明确,保留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企业不得以“未毕业”为由否认合同效力,双方诚信履约才能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