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亏
职工社保最后一年转为灵活就业社保通常会面临较大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金待遇差异显著
-
缴费基数与年限双重影响
职工社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30%-18%、个人8%-16%),而灵活就业人员需自行承担20%的缴费比例。若以相同缴费基数和年限计算,灵活就业者的养老金将比职工社保少40%(单位缴费比例差异)。例如,按职工社保缴费基数4000元计算,职工每月缴纳320元,灵活就业者需缴纳800元,长期来看养老金差距可达50%以上。
-
缴费基数选择限制
灵活就业者只能在缴费基数的60%-300%范围内选择,选择较低基数可降低月缴费用但减少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例如按60%基数缴费,退休后养老金可能比按100%基数缴费少约30%。
二、保障范围缩减
职工社保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而灵活就业社保仅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险,缺失其他保障。
三、缴费压力增加
-
单位缴费比例提高
若之前单位缴费比例较高(如16%),转为灵活就业后需自行承担全部20%,月缴费用可能增加50%-100%。例如月缴4000元社保时,灵活就业者需缴纳800元,而职工仅需320元。
-
断缴风险较高
灵活就业者可能因经济压力中断缴费,导致社保待遇中断或降低。若缴费年限不足15年,退休后可能无法领取养老金。
四、其他潜在影响
-
女性退休年龄延长 :灵活就业者通常需年满55周岁退休,比职工社保的50周岁提前5年。
-
医保待遇差异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2%,灵活就业者8%,灵活就业者自费比例更高。
总结
职工社保最后一年转为灵活就业社保,养老金待遇、保障范围和缴费压力均会显著增加,通常被认为“吃亏”。建议根据经济状况和未来规划综合判断,若经济条件允许且能持续缴费,可优先保留职工社保;若经济压力较大且能确保缴费,可考虑灵活就业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