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知、创意表现、文化理解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维度,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审美感知
-
美的发现与感受能力
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生活及艺术作品,培养对色彩、形状、材质等美学特征敏感度,能够识别和回应艺术语言与情感表达。
-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理解
学会从整体视角欣赏作品,同时关注局部细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物体间的异同关系,形成空间感知能力。
-
多元文化的审美意识
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理解其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培养跨文化审美能力。
二、创意表现
-
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发散思维,鼓励尝试新颖的表现手法和材料组合。
-
艺术语言的运用
掌握线条、色彩、质感等基本艺术语言,能够用符号和形式表达个人想法与情感。
-
创意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创意转化为具体作品,提升动手操作与艺术表现的综合能力。
三、文化理解
-
艺术史与风格认知
了解美术发展脉络,识别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
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
结合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探索传统艺术形式,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
-
全球化视野的拓展
对比中外艺术差异,培养包容心态,形成开放多元的审美格局。
补充说明
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如美术馆参观、户外写生、创意工作坊等,将知识与技能融入生活情境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创意生成与审美提升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