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被随意开除
编外人员是否容易被开除,需根据具体用工类型和单位规定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一、编外人员分类及稳定性差异
-
自用编外人员(雇员)
与编制内人员待遇接近(如五险一金、寒暑假等),稳定性较高。单位若需解除合同,需依法依规进行,通常需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
-
劳务派遣人员
与单位无直接劳动关系,薪资由第三方发放,稳定性较低。若单位认为其可替代性强(如工勤人员),可较容易解除合同。
二、编外人员被开除的法定情形
-
严重违纪或违法
包括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失职渎职、****等行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合同条款约定
若编外人员与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违反相关条款可能被解除合同。
-
劳动法规限制
单位需遵守《劳动合同法》,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能被投诉或仲裁。辞退时需支付经济补偿(如工龄补偿金)。
三、权益保障差异
-
合同制编外人员 :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单位需依法履行解除合同的程序。
-
劳务派遣人员 :权益保障较弱,单位可依据劳务派遣协议直接解除合同。
四、**途径
若认为单位违规辞退,编外人员可通过以下方式**:
-
协商解决 :与单位协商达成一致;
-
劳动仲裁 :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
法律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提起诉讼。
总结
编外人员是否容易被开除,取决于其用工类型、合同条款及单位行为。自用编外人员受劳动法保护,稳定性较高;劳务派遣人员则因合同性质更易被解除。建议编外人员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权益与义务,遇到问题及时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