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编外人员清退与入编并重
根据当前医疗行业政策动态,医院清理编外人员及推动编外人员入编是近年来的重要改革方向。以下是综合各地政策及官方通知的梳理:
一、清理编外人员的主要政策
-
清退对象与标准
-
长期在编不在岗 :如湖南省明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必须清退,以优化编制资源。
-
学历不达标 :安徽、贵州等地要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未达标者将逐步清退。
-
考核不合格 :福建、山东等地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或乡村医生,会注销注册。
-
超额编外人员 :如湖南省邵东市核减编外用工规模,编外人员不得超过编制数的规定比例。
-
违规聘用 :未经批准擅自聘用的编外人员需清退。
-
-
清退程序与待遇
- 通过专项清理或考核后,需在限期内返回岗位或办理辞职,否则将终止人事关系并取消编制及工资待遇。
二、推动编外人员入编的探索
-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国家层面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导向的收费机制,为编外人员入编创造条件。
-
部分城市试点将编外人员纳入职业发展通道,例如哈尔滨市计划5年内减少20%编外人员,同时探索入编机制。
-
-
同岗同薪试点
- 医保部门正在研究编内外人员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学术地位等方面的平等化政策,部分地区已开展同岗同薪试点。
三、其他相关措施
-
中央机关编制精减 :中央国家机关按5%比例精减人员编制,地方党政机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
-
薪酬制度改革 :通过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提升医务人员整体待遇吸引力。
总结
当前医院人员管理正经历“清退与入编”双轨改革。一方面,通过严格筛选机制优化编内人员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创新探索编外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未来需关注各地具体实施细则及职业发展通道的完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