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5天自己离职是有工资的。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相应报酬,即使未满一个月或未提前通知离职。但需注意:若因突然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依法扣除部分工资(不超过20%),且扣除后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法律保障劳动报酬权
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15天即有权获得对应天数的工资。用人单位不得以“未干满月”或“自离”为由拒付,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
离职程序影响工资结算
若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离职(试用期需提前3天),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单位需举证实际损失。例如,因岗位空缺导致的临时招聘费用等。 -
**途径明确
若单位拒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仲裁解决。仲裁时效为1年,且举证责任主要在用人单位。 -
特殊情况处理
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立即离职并主张经济补偿,无需承担提前通知义务。
遇到工资纠纷时,保留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等证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支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