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实行28天工资支付周期是否合法?关键点在于是否违反“按月支付”原则及劳动合同约定。若28天制导致支付周期超过1个月或拖欠工资,则涉嫌违法;若合同明确约定且按时发放,则可能合法。
-
法律基础: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按月支付”,即支付周期不超过1个月。若28天制导致实际支付间隔超30天(如次月28日发上月工资),可能构成拖欠。部分地区(如深圳)明确要求工资最晚次月22日前发放,超期即违法。
-
合同约定优先: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每月28日发薪”且公司严格执行,通常合法。但若合同约定更早日期(如次月10日),公司单方延至28日则违约。
-
特殊情况风险:长期拖延或克扣工资,即使合同约定28日,员工仍可主张权益。例如,深圳某公司因次月28日发薪被判赔11万元补偿。
-
工时制影响:若28天制涉及加班费计算(如按28天而非21.75天核算日薪),可能违反标准工时规定。需结合工时审批情况判断。
总结:28天制合法性需综合支付周期、合同约定及地方法规判断。员工应保留工资条、合同等证据,遇拖欠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