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被开除是否有赔偿,取决于用工性质和解雇合法性。 关键点提炼:
- 法律上无“临时工”概念,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每日工作超4小时、接受单位管理),解雇时用人单位需按《劳动合同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 赔偿标准与工作年限挂钩:每满1年补1个月工资,超6个月按1年计算,不足6个月补半个月工资;违法解雇需支付双倍赔偿。
- 例外情形:若员工严重违纪(如旷工、盗窃)或试用期不符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无补偿解雇。
分点展开:
- 劳动关系认定:即使未签合同,只要存在考勤记录、工资转账等证据,法院通常认定为劳动关系,享有与正式工同等权益。例如,深圳某餐饮公司以“临时工”为由拒赔,法院仍判决支付双倍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 非全日制用工例外:每日工作≤4小时、周累计≤24小时的钟点工,用人单位可随时终止且无需补偿。但若实际工作时间超标,仍按全日制处理。
- **步骤: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凭工资条、工作记录等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失败可起诉,成功率较高。
总结提示:临时工被解雇时,应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如聊天记录、工资凭证),并对照法律条款判断自身权益。若用人单位拒赔,果断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