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员工在医疗期内请病假被公司劝退通常属于违法行为,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医疗期内劝退的违法性
-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通常为3个月至24个月,具体根据工作年限确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工作年限与医疗期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6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9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2个月;20年以上25年以下的为15个月;25年以上30年以下的为18个月;3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
违法后果
若单位在医疗期内劝退员工,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例如,工作满1年支付2个月工资,满6个月按1年计算等。
二、例外情形
若员工在病假期间存在以下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如伪造病假证明、长期旷工等;
-
严重失职或损害单位利益 :如泄露商业机密、造成重大损失等。
三、**建议
-
收集证据 :保留病假证明、工资流水等,证明请假真实性;
-
申请仲裁 :若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注意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总结 :请病假被劝退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是否处于医疗期内及是否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建议员工依法依规请假,单位也应严格审查员工行为,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