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您仍然享有获得工资的权利。以下是您可以采取的**步骤及法律依据:
一、确认劳动关系
-
收集证据
-
工作证、工作服、工作场景照片、与雇主的聊天记录、考勤记录等,均能证明您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
若单位发放过工资流水或社保记录,也可作为辅助证据。
-
-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若单位未签合同且不发工资,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二、协商解决
-
主动沟通
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单位明确要求支付工资及可能的双倍工资(若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
- 建议保留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或录音。
-
联合**
若单位拒绝协商,可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增加问题解决效率。
三、投诉与仲裁
-
劳动监察投诉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部门有权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 需提交证据清单,包括工作证明、工资条等。
-
申请仲裁
-
前置程序 :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
-
仲裁请求 :可要求支付拖欠工资、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
-
证据提交 :附上工作证、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材料。
-
四、法律救济
-
法院诉讼
若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可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冻结账户、查询财产,加速执行。
-
刑事责任
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刑事责任。
总结
未签合同不发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您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途径**。建议优先收集证据并保留沟通记录,以提高**成功率。若涉及金额较大或单位恶意拖欠,建议联合其他劳动者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