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上一天班后自离,仍然有权获得工资。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
-
《劳动法》基本原则
劳动者提供劳动即有权获得报酬,不受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影响。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但这一条款针对的是未签合同期间,而非离职当天。
二、自动离职的工资支付
-
工资计算标准
工资应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天数和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通常以日或小时工资制计算。
-
违法离职的赔偿
若用人单位未签合同且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需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如招聘、培训费用等)。但赔偿金额需用人单位举证,且可从工资中扣除。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
要求双倍工资或赔偿需在劳动关系终止后12个月内提出,超过时效可能无法主张。
-
社保与工资的关系
未签合同可能导致社保未缴,但工资支付与社保缴纳是独立的法律关系。离职时,工资应结清,社保损失需另行主张。
四、**建议
-
收集证据 :保留工作记录、工资条、通讯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
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或补缴社保,避免单方面离职引发纠纷。
-
法律途径 :协商无果时,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
未签合同但已提供劳动的劳动者自离时,工资应全额支付,且用人单位需承担未签合同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