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旷工不干活,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旷工期间的工作报酬。这意味着,如果员工未履行工作义务,单位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扣发相应的工资。
1. 旷工的法律定义
根据劳动法,旷工是指员工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擅自缺勤的行为。在旷工期间,员工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其工资。但用人单位需保留相关考勤记录,以证明员工旷工的事实。
2. 扣发工资的合法性
- 合法扣发:用人单位可扣发旷工期间的工资,但需确保扣发行为符合公司规章制度,且规章制度已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员工公示。
- 扣发范围:用人单位只能扣发旷工当天的工资,不得多扣或少扣。例如,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的做法是违法的。
3. 用人单位的责任
- 明确规章制度:用人单位需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旷工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并确保其合法有效。
- 保留证据:用人单位需保留旷工期间的考勤记录,作为扣发工资的依据。
4. 员工权益保障
如果用人单位扣发工资超出合理范围或违反法律规定,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例如,迟到被认定为旷工并扣发工资的情况,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工资差额。
总结
旷工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扣发工资,但需确保规章制度合法且扣发范围合理。员工若对扣发工资有异议,可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