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辞退员工却拒开离职证明属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依法索赔!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出具书面证明,否则需赔偿失业保险待遇损失、再就业受阻等实际损害。关键点包括:①离职证明是法定义务,内容需包含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日期等核心信息;②拖延或拒开证明将影响劳动者领取失业金、再就业甚至创业税收优惠;③**途径明确,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索赔。
若公司拒绝提供离职证明,劳动者应立即采取行动。书面要求公司出具规范证明,明确记载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要素;若公司仍不配合,保留沟通记录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改正;若因缺失证明导致无法就业或社保待遇受损,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索赔,法院通常支持劳动者主张的合理赔偿金额(如案例中判赔55000元)。
真实案例显示,用人单位常以“争议未解决”为由拒开证明,但法律明确规定该义务不因纠纷而免除。即使员工存在违纪行为,公司也无权在证明中主观添加负面评价,否则可能构成“二次惩罚”。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最新判例强调,即便已有仲裁裁决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公司仍需单独出具证明,否则仍需赔偿失业保险损失。
提示:离职证明是职场权益的“通行证”,遇到拒开情况务必及时**。建议在离职时同步要求公司出具证明,避免后续纠纷。若公司拖延,可结合书面通知、投诉、法律诉讼等多重手段施压,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提升胜诉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