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双倍赔偿金、继续履行合同或行政罚款等法律责任,具体赔偿标准按劳动者工作年限和月均工资的2倍计算。若劳动者主张恢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继续履行合同;拒不改正的还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强制处罚。
-
经济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违法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作为赔偿金。例如,工作满5年月薪1万元的员工,赔偿金为10万元(1万×2×5)。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加付50%-100%的额外赔偿。
-
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劳动者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如孕期、医疗期等特殊情形),用人单位不得拒绝。若合同已无法履行(如岗位撤销),则转为经济赔偿。
-
行政处罚风险:包括限期改正、通报批评及罚款(2000元至2万元)。例如,未出具书面解除证明或虚假辞退理由,均可能触发行政处罚。
-
特殊情形加重责任:针对女职工“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或试用期违法解除,赔偿金外还可能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等连带责任。
劳动者遇此情况应保留证据(如辞退通知、工资记录),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用人单位则应严格遵循法定解除程序,避免“末位淘汰”等非法手段。法律既保障劳动者权益,也警示企业规范用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