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若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50%至100%,具体金额根据拖欠工资的严重程度确定。
1. 赔偿金计算依据
-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明确,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50%至100%。
- 计算方式:赔偿金额取决于拖欠工资的严重程度,通常由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裁定。
2. 赔偿范围
- 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 赔偿金:除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赔偿金,金额为应付工资的50%至100%。
3. 典型案例
-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中,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支付赔偿金,且劳动者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主张赔偿。
4. 提示
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应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欠薪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明确,劳动者应积极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