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遇到过期商品,索赔金额不足20元时,商家应予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具体到过期商品,无论商品价值多少,只要消费者能够提供购买凭证,商家都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 法律依据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如果商品存在过期等问题,显然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
2. 赔偿金额无下限 对于过期商品的赔偿金额,法律并没有设定最低限额。即使商品价值不足20元,消费者仍然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这体现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充分保护,也提醒商家要严格把控商品质量和保质期。
3. 购买凭证是关键 消费者在要求赔偿时,需要提供购买凭证,如购物小票、发票等。这些凭证是证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存在买卖关系的重要证据,也是消费者**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保留好购买凭证。
4. 商家应积极配合 商家在面对消费者的赔偿要求时,应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商家拒绝赔偿或推诿责任,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过期商品不足20元,消费者仍可要求赔偿。法律依据明确,赔偿金额无下限,购买凭证是关键,商家应积极配合。消费者在遇到过期商品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