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员工的正确流程需遵循法律规范与人性化操作,核心包括:合法事由确认、书面通知与工会协商、工作交接与经济补偿结算、离职证明与社保转移。以下是具体实施要点:
-
合法事由与程序启动
辞退必须有法定依据,如员工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或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需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附详细理由。若因经营调整裁员,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报备劳动行政部门。 -
工会参与与书面通知
解除前需将理由通知工会,研究工会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反馈。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注明解除日期、原因及权利义务。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日通知,正式员工提前30日或支付代通知金。 -
工作交接与费用结算
员工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交接、归还公司财物。企业应结清工资、加班费,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工龄×月工资,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特殊情形如医疗期、孕期等不得辞退。 -
离职手续与后续义务
出具《离职证明》并15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符合条件者协助申领失业金。相关文件需存档至少两年备查。若员工异议,可申请劳动仲裁,但不影响辞退程序执行。
总结:合规辞退需平衡法律要求与员工权益,避免“套路裁员”引发纠纷。企业应保留完整记录,确保流程透明,必要时咨询法律顾问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