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员工时,工资结算需遵循“足额支付+法定补偿”原则,核心包括:离职当日结清工资、违法开除双倍赔偿、工作年限折算补偿金。若员工严重违规(如舞弊、犯罪),企业可无补偿解除合同,但需举证充分;若企业单方违法解除,则需按标准赔偿(为工作年限对应的月薪)。
- 工资结算时效:劳动关系终止时,企业必须一次性付清全部工资,不得以开除为由克扣或延迟支付。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计算,包含奖金、津贴等。
- 补偿金计算规则:合法解除(如协商一致、裁员)按标准支付:满1年补1个月工资,超6个月不足1年按1年算,不足6个月补半月工资。高薪员工(月薪超当地平均工资3倍)补偿金不超过12年。
- 违法开除赔偿:未举证员工过错或未履行程序(如未提前30天通知),需支付赔偿金。例如工作3年员工被无故开除,企业需补6个月工资。
- 例外情形:员工试用期不合格、严重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企业可无偿开除,但需留存书面证据(如违纪记录、司法判决)。
企业应严格区分开除性质,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劳动仲裁;员工需留存工资流水、合同等证据,遇拖欠或赔偿争议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