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一年被裁员的经济赔偿通常为一个月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计算;若符合违法解除情形,赔偿翻倍为两个月工资,且需注意月工资上限(当地平均工资三倍)与协商补偿空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被裁员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 经济补偿金标准
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1年3个月,补偿1.5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包含奖金、津贴等。
2. 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若用人单位裁员不符合法定条件(如未提前说明、程序违规),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此时需按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例如,工作满一年,赔偿2个月工资。
3. 月工资上限限制
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补偿金按三倍标准支付,且计算年限不超过12年。例如,某地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员工月薪3万元,则单月补偿上限为2.4万元。
4. 协商解除的补偿空间
部分企业为避免纠纷,可能协商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员工可结合工龄、裁员合理性等争取额外补偿,如多支付1-2个月工资或代通知金。
5. 其他权益主张
除经济补偿外,员工可要求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按3倍日薪计算)、未结奖金,并确认裁员当月社保足额缴纳。若企业未提前30日通知,还可主张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劳动者被裁员时,需核对离职协议条款是否包含全部法定补偿,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但优先通过协商平衡效率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