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N+1"补偿的计算基数是税前工资,包括应发的所有工资数(如奖金、津贴等),但最终到手金额需扣除个人所得税。关键点:①法律未强制规定但普遍按税前执行;②若双方明确约定税后计算且合法则从其约定;③税前计算更全面反映劳动报酬水平,避免重复征税。
根据《劳动合同法》,"N+1"中的"N"按工作年限折算(满1年=1个月工资,超半年按1年计),"+1"为代通知金,均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税前工资为基准。例如月薪1万元(税前),工作3年8个月,"N"为4个月工资,"+1"为1个月工资,总额5万元(税前),税后实际到手约4.2万元(以个税税率20%估算)。
企业需注意:①计算时包含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②若补偿总额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超出部分需单独计税。劳动者若对计算方式存疑,可要求企业出具明细,或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合法性。
提示:各地司法实践可能存在差异,建议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凭证,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