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赔偿的计算基础是扣除社保之前的税前工资。这意味着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应以劳动者离职前正常领取的税前工资为准,不考虑社保等扣除项。
详细说明
N+1赔偿的定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N+1赔偿是企业因特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后,除支付经济补偿金(N部分)外,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1部分)。这里的“N”是指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1”是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代通知金。计算基础
在实际计算中,赔偿金额以劳动者的税前工资为基准,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扣除项。这是因为N+1赔偿属于一次性补偿,与工资的发放方式一致,应以税前工资为准。特殊情况
-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赔偿金额按三倍工资为限,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因严重过失被辞退的,用人单位可不予支付N+1赔偿。
总结
N+1赔偿的金额以扣除社保之前的税前工资为计算基准,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则应清楚赔偿计算方式,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