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日工资的计算核心公式为:月工资收入÷21.75天,其中21.75天是法定的月计薪天数(全年365天扣除104天休息日后折算)。这一标准明确包含法定节假日工资,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损。
-
法定计算逻辑:根据2025年最新规定,日工资折算需采用21.75天的统一基准,而非实际工作日。这是因为《劳动法》要求法定节假日(全年13天)必须计薪,因此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休息日)÷12=21.75天。例如,月薪5000元的日工资为5000÷21.75≈229.89元。
-
加班工资差异:日工资是计算加班费的基础。休息日加班按日工资的200%支付,法定节假日则需支付300%。例如,上述5000元月薪者在节假日加班一天应得229.89×3=689.67元。
-
特殊工时处理:综合计算工时制下,若工作日恰逢法定节假日,仍按300%支付工资;不定时工作制则需遵循合同约定,但法定节假日加班同样适用3倍工资规则。
-
争议避免要点:企业需明确工资计算方式写入劳动合同,避免按30天折算(可能克扣工资)。劳动者若遇争议,可主张以21.75天为法律依据**。
提示:遇到工资纠纷时,保留考勤记录与工资条,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合理运用21.75天标准,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