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并非《仲裁法》,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解仲裁法》。该法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仲裁程序及时效等核心内容,强调公正高效解决纠纷、保护劳动者权益、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亮点,是处理劳动纠纷的专项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适用该法的情形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争议、辞退离职纠纷等六类。仲裁程序遵循“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递进机制,若调解协议涉及拖欠劳动报酬等事项,劳动者可凭协议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举证责任上,用人单位需提供其掌握的证据,否则承担不利后果。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但拖欠劳动报酬的争议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时效限制。
劳动者应善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赋予的权利,及时通过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并遵守时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