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举报处理时效因类型和复杂程度而异,核心规定包括:投诉受理需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调解期限最长60日;举报案件核查需15个工作日(可延长15日),普通程序案件办案期限为90日(可延期30日)。特殊情况下,检测、鉴定等时间不计入期限,且不同领域(如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存在差异化规定。
-
投诉类时效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消费者投诉后,7个工作日内需决定是否受理,并告知投诉人。调解阶段最长60日,若无法达成协议则终止调解,并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涉及商品质量争议时,检验、鉴定时间单独计算,确保程序公正性。 -
举报类时效
举报线索的核查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立案后,普通程序案件需9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经批准可延长30日。实名举报人会在立案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收到通知。查封扣押措施一般不超过30日,延长期限需书面说明理由。 -
特殊领域时效差异
食品安全案件复检申请期限为7个工作日,而产品质量争议复检可延长至15日。特种设备整改复查需在提交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复议答复期限为10日,行政诉讼答辩期限为15日,体现程序效率与法律严谨性的平衡。 -
时效中止与终止情形
若案件需以其他裁判结果为依据或遇不可抗力,可中止调查,事由消除后立即恢复。当事人失联或主体消亡可能导致终止调查。强制执行申请需在催告期满后3个月内提起,确保执法有效性。
提示:时效规定旨在平衡效率与公正,但实际处理可能因证据复杂度、协调难度等因素波动。建议投诉举报时提供完整证据链以加速流程,并关注部门反馈的期限变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