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4月10日起,即使社保缴满15年,符合以下条件的退休人员将面临养老金停发:失联超半年、未完成生存认证、重复参保、已去世未申报、服刑期间等情形。新规旨在杜绝冒领行为,保障养老基金安全,退休人员需重点关注资格认证和申报义务。
具体停发条件包括:
-
失联超半年未报备
退休人员失联超过30日需家属报备,若持续失联超半年将暂停发放。主要防范冒领风险,全国每年因此损失的养老金高达120亿元。 -
未完成生存资格认证
每年需通过人脸识别、APP或线下完成认证,逾期未办理将暂停发放。补认证后可恢复并补发,但大数据筛查前会通过电话或上门提醒。 -
重复参保或违规领取
跨省重复参保或同时领取职工/居民养老金属违规,一经查实需退回多领部分并停发待遇。2024年专项治理已追缴5.6亿元。 -
去世后未及时申报
退休人员去世后,养老金应在当月停发。家属若隐瞒继续领取,需退还金额且丧失丧葬补助资格。浙江等地已实现死亡信息48小时内同步社保系统。 -
服刑期间或材料造假
服刑期间养老金自动停发,刑满后恢复;伪造年龄、工龄等骗取待遇的,除追回资金外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提示:
- 长期卧床或海外居住者可申请上门认证
- 多地参保者需主动合并账户,保留待遇较高的一份
- 政策执行以属地社保部门通知为准,建议定期查询认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