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综合多部门发布的信息,主要从财政支持、金融保障、创新生态优化等维度展开,具体措施如下:
一、财政支持政策
-
专项资金管理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化等方向,例如北京市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
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5年中央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较上年增加500亿元,重点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技术。
-
地方配套资金
四川、江苏、云南等地推出配套资金政策,如江苏省通过“苏科贷”“人才贷”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云南则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升级。
二、金融保障措施
-
融资渠道创新
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债券、天使投资等,例如江苏省完善“苏知贷”评估体系,江苏省财政对相关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
-
保险补贴政策
完善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保险风险补偿试点,吸引企业投保,例如江苏省对投保规模大的科技保险给予补贴。
三、创新生态优化
-
平台建设支持
国家及地方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技术转移中心等,如四川省财政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
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职称评聘倾斜等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创新活动,例如云南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青年博士并给予科研基金资助。
-
成果转化保障
完善专利授权确权诉讼审理标准,优化技术合同纠纷解决机制,保障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
四、其他关键举措
-
税收优惠政策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税收减免范围,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
土地资源保障 :对科技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差异化土地供应政策。
以上政策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通过多元化的支持体系,旨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