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公共收益分配的规定

业主共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小区公共收益的分配原则和管理方式如下:

一、公共收益的归属

  1. 归业主共有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如道路、绿地、停车场等)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2. 具体包含的内容

    公共收益包括:

    • 共用部位租赁摊位、停车位的收益;

    • 户外广告、公共设施运营收入;

    • 其他利用共有部分产生的合法收益。

二、收益分配方式

  1. 有约定优先

    若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人对收益分配有明确约定,则按约定执行。

  2. 无约定或约定不明

    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业主专有部分面积所占比例分配。

三、管理主体与监督机制

  1. 管理主体

    • 业主大会成立前,由物业服务企业代为管理公共收益;

    • 业主大会成立后,由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或委托物业服务企业。

  2. 监督与公开

    • 物业服务企业需定期(如每年)公开收益收支情况,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

    • 收益使用涉及重大决策时,需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四、法律依据与争议解决

  • 法律依据 :主要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共有部分归属)、第二百八十二条(收益扣除成本后归业主)、第二百八十三条(约定优先、比例分配)及第九百四十三条(公开报告义务)。

  • 争议解决 :若对收益分配产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

以上规定旨在平衡业主权益与物业管理需求,确保公共收益的合理利用与透明管理。建议业主通过业主大会积极参与收益分配决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民法典关于公共收益分配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2233.html

相关推荐

民法典关于公共收益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 》明确规定,小区公共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归全体业主共有,物业须定期公开收支明细,且用途需经业主共同表决决定。​ ​ 具体包括电梯广告、停车费、摊位租金等利用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业主可通过法定程序参与管理和分配。 ​​权属界定​ ​ 根据《民法典》第282条,建设单位、物业或其他管理人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如电梯、外墙、公共场地等)产生的收益,扣除合理成本后归属全体业主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擅自扩大收费项目的规定

《民法典》明确禁止擅自扩大收费项目,对物业服务人或其他收费主体提出了严格的法律要求。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收费行为,防止滥用收费权力。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向业主公开服务事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未经业主同意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如果物业服务人违反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扩大收费范围,业主有权拒交相关费用

2025-05-01 资格考试

小区公共收益最新规定

业主共有,规范管理 关于小区公共收益的最新规定,综合全国多地政策及最新法规,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公共收益的界定与归属 范围覆盖 包括利用共有部位(如道路、场地)或设施设备(如广告位、自助设备)产生的收入,扣除法定税费、能耗、人工等成本后的净收益。 例如:公共停车收入、广告经营收入、快递柜租金等均属于公共收益。 归属原则 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归业主集体所有。 二、管理规范与透明度要求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物业公共收益的条款

《民法典》明确规定物业公共收益归全体业主共有,需扣除合理成本后单独列账,且物业须定期公示收支明细。 业主对电梯广告、停车费、场地租金等共有部分收入享有共同管理权,收益用途由业主大会决定或按专有面积比例分配。 归属与分配原则 公共收益源于电梯广告、公共停车位、场地租赁等共有部分经营,扣除合理成本后归属全体业主。分配方式优先按业主大会决议,无约定时按专有面积比例分摊。 管理权限与流程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公共收益需公示明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公共收益需进行公示明细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维护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以下是关于这一规定的详细解读: 1.法律依据与目的:《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这一条款明确了公共收益的归属,为后续的公示要求提供了法律基础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制度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在于明确禁烟区域划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完善监督举报机制,并通过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共识。​ ​ 以下从关键维度展开分析: ​​禁烟范围的法律界定​ ​ 室内公共场所(如楼道、电梯、办公区)及特定室外区域(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必须全面禁烟。部分场所可设吸烟点,但需远离人群密集区并配备警示标识与消防设施。 ​​管理主体的责任清单​ ​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4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2024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全面升级,明确室内外多类场所禁烟,并加强执法与宣传教育力度,旨在减少二手烟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禁烟范围扩大 涵盖室内外公共场所,包括办公楼、商场、餐厅、公园、车站等,禁止传统香烟和电子烟。学校、医疗机构、文化场馆等区域尤其严格,校园内全面禁烟且禁止售卖烟草制品。 吸烟区与标识管理 部分场所设置独立吸烟区,需远离人群且通风良好。所有禁烟区域必须张贴醒目禁烟标志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规,目前民法典本身未对公共场所禁烟作出具体规定。禁烟相关要求主要通过其他法律法规实施,具体如下: 健康权保护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健康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他人健康权。吸烟行为在公共场所可能构成对他人健康权的侵犯。 具体禁烟场所规定 室内场所 :医疗机构候诊区、托幼机构、中小学教学场所等室内区域全面禁止吸烟。 室外场所 :托幼机构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5最新禁烟场所

2025年最新禁烟场所主要包括‌室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公共交通工具及部分室外区域 ‌。随着控烟政策持续升级,禁烟范围进一步扩大,违规处罚力度也明显加强。 ‌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所有商场、餐厅、网吧、KTV等密闭空间一律禁止吸烟,部分场所设立独立吸烟室需符合国家标准。酒店客房取消吸烟房选项,统一为非吸烟房。 ‌医疗教育机构零容忍 ‌: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全域禁烟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侵占公共区域

​​《民法典 》明确规定,侵占公共区域属于违法行为,侵害了全体业主的共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严重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 ​​法律定性​ ​ 公共区域(如楼道、绿地、道路)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任何个人或单位未经合法程序不得擅自占用。《民法典》第271条和第274条明确规定了业主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管理权,私自占用即构成侵权。 ​​责任类型​ ​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公共收益的规定

业主共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小区公共收益的归属和管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具体如下: 一、公共收益的归属 归业主共有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如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等)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具体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 共用部位租赁摊位收益 停车位租赁收入 户外广告、电梯轿厢广告收益 公共停车场管理收入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公共收益使用办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小区公共收益的使用需遵循以下原则和程序: 一、公共收益归属 全体业主共有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利用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归全体业主所有。 二、管理主体与决策机制 管理主体 业主大会成立前:由物业服务企业代为管理; 业主大会成立后:由业主大会自行管理,或委托物业服务企业。 决策程序 使用公共收益需经业主大会投票决定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277条规定内容

​​民法典第277条明确赋予业主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并规定地方政府及居委会需提供指导协助,为小区自治提供法律保障。​ ​ 该条款通过规范自治组织的设立条件和程序,平衡业主权利与社区治理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法律基础。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行使共有权和管理权的核心机构。根据民法典,业主可依法发起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委会成员,共同决策小区公共事务。例如维修资金使用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271条前关于业主的条例

‌《民法典》第271条前关于业主的条例主要涉及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部分的管理权及共同决定权等核心内容,明确业主对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并强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包括住宅、经营性用房等,可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业主对共有部分(如电梯、楼道、外墙等)享有共有权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127条的规定

《民法典》第127条规定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原则,明确了其财产属性,并为相关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规定 该条款明确指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一规定确立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填补了我国虚拟财产保护的立法空白。 法律属性确认 通过立法宣示,民法典首次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民事财产范畴,认可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278条并不能适用于

民法典278条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 民法典278条详细规定了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投票权比例,但并非所有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都适用这一条。具体而言,该条款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 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根据民法典278条,决定筹集维修资金需要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有必要买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每位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实用工具书,购买实体版或电子版有助于随时查阅法律依据、增强法治意识,尤其对法律从业者、创业者、普通民众处理民事纠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民法典的核心价值 全面覆盖民事权益 :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到合同签订、人格权保护,民法典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民事行为提供明确法律指引。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整合70年民事法律实践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有法律效力吗

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有法律效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效力的范围 调整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民事活动,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律地位 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通过系统规范合同、婚姻家庭、物权等关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法律效力层级 非最高效力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民法典属于普通法律,受宪法统领。 基础性作用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重要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法律条文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一、总则编核心原则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保障所有主体平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 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明确污染责任与生态修复义务。 公平与诚信原则 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权利义务,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二、民事主体与权利保护 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关于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

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关键亮点包括:补偿方式多样化、补偿标准明确、程序合法合规以及救济途径完善。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保护了被拆迁人的财产权益,还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拆迁补偿法律法规的详细解读: 1.补偿方式多样化拆迁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货币补偿是指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值,给予被拆迁人相应的现金补偿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