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个人财产在第几条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主要依据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确定,具体条款如下:

  1. 核心条款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五种情形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包括:

    • 婚前财产(如婚前房产、存款等);

    • 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

    •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归一方的财产;

    •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衣物、住房等);

    • 其他法律规定的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 补充说明

    • 该条款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共同构成夫妻财产制度,其中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为共同财产;

    • 若存在婚前财产协议,需以书面形式约定,且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总结 :民法典中关于个人财产的核心规定位于第一千零六十三条,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财产归属。

本文《民法典个人财产在第几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5065.html

相关推荐

民法典恶意转移财产如何界定

民法典对恶意转移财产的界定主要包括两类情形:一是债务人通过无偿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权益;二是夫妻一方通过隐藏、转移、变卖共同财产侵害配偶利益。 损害债权人权益的恶意转移 债务到期后,若债务人以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明显不合理低价交易等方式处分财产,且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可认定为恶意转移。例如,无偿赠与他人房产或低价变卖车辆逃避债务,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离婚中的夫妻共同财产侵害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中冻结个人财产包括哪些

​​民法典中冻结个人财产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不动产(如房产)、动产(如车辆)、股权及其他财产权,但需排除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物品和费用​ ​。法院在执行时需遵循比例原则,确保冻结措施与债务规模匹配,并保障基本生存权益。 ​​银行存款与金融资产​ ​:法院可直接冻结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账户、理财产品及证券账户资金。但社保账户、公积金(超出**余额部分)等特殊账户需预留基本生活费用。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侵占他人财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明确了侵占行为的定义、法律责任以及受害者的救济途径,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下是对民法典中关于侵占他人财产规定的详细解读: 1.侵占行为的定义民法典明确规定,侵占他人财产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或交出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包括直接占有,还包括通过欺诈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具体内容如下: 姓名权定义与性质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姓名权属于标表型人格权,与生命权、健康权等社会生存要素具有同等重要性。 姓名权主体与客体 主体 :仅限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 客体 :以自然人的姓名为客体,禁止干涉、盗用、假冒等侵害行为。 姓名权内容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姓名权的有关规定

​​民法典明确姓名权是自然人的核心人格权,赋予个人决定、使用、变更及许可他人使用姓名的自由,同时强调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亮点包括:​​姓名权主体仅限自然人​ ​、​​涵盖笔名艺名等扩展保护​ ​、​​允许商业化许可使用​ ​,并设置​​姓氏选取的例外规则​ ​和​​侵权救济机制​ ​。 ​​权利内容与范围​ ​ 自然人享有姓名决定权,可自由选择随父姓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姓名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姓名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条款中,综合了自然人姓名权与法人名称权的保护: 一、自然人姓名权保护 基本权利内容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包括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姓名的权利,但需符合公序良俗。 禁止性行为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通过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姓名权。例如,禁止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银行账户、签订合同等。 姓氏选择限制 姓氏原则上应随父姓或母姓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新规定

‌《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创新性规定,明确自然人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的权利,同时强调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并首次将许可他人使用姓名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新规还细化姓氏选择规则,允许特殊情况下突破父母姓氏限制,且对网名、艺名等虚拟身份标识提供参照保护。 ‌权利内容扩展 ‌ 姓名权涵盖决定、使用、变更及许可他人使用四大权能,尤其新增"许可使用"条款,适应姓名商业化利用需求。例如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有个人信息权吗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权,其第111条从三个层次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个人信息安全原则以及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原则。这些规定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完整承接了《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要求。 个人信息权的具体体现 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第111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相邻权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相邻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维护不动产相邻各方的权益,确保其正常行使权利,并明确规定了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和具体规则。 1. 相邻权的概念 相邻权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因对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的核心在于协调相邻不动产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各方权益的平衡。 2. 相邻关系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集中供暖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集中供暖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供暖服务提供与费用承担 服务提供条件 新建住宅需达到50%以上入住率方可启用集中供暖,现有住宅需50%以上申请方可安装供热设施。 未安装供热设施的住户无需缴纳供暖费。 费用计算与缴纳 采用热计量收费模式,按实际使用量计费(与水、电、燃气计费方式一致)。 业主需按时缴纳费用,逾期支付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的,供热企业可中止供暖,但需提前通知。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个人财产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个人财产所有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人财产范围 合法财产类型 包括合法收入(工资、奖金、稿费等)、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 特殊财产 涉及知识产权(如著作权收益)、知识产权收益权、继承或受赠的财产等。 二、所有权保护原则 平等保护 私人合法财产与国家、集体财产享有同等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物权保障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

民法典明确规定夫妻个人财产范围,包括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指定赠与等5类财产,且不会因婚姻延续自动转化为共同财产 。以下是具体规定和注意事项: 婚前财产 结婚前已取得的工资、房产、投资等财产,无论婚姻存续多久均归个人所有。例如,婚前全款购房,婚后房产证未加名则仍属个人财产。 人身损害赔偿 因交通事故、工伤等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属于受损害方个人财产,配偶无权分割。 指定赠与或遗嘱财产

2025-05-01 资格考试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最新规定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三权分置"制度,‌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 ‌,‌承包权归农户 ‌,‌经营权可流转 ‌。这一制度既保障了集体所有制性质,又激活了土地要素市场。 主要规定包括: ‌所有权归属 ‌ 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除法律规定属国家所有外,均属农民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权主体包括村集体、村民小组或乡镇集体经济组织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也属集体所有 ‌三权分置机制 ‌ 集体保留所有权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集体土地所有权证能变更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相关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变更的,但需要满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以下为详细说明: 1. 变更条件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可以变更的情形包括: 农民集体名称发生变化 :如因行政区划调整、组织合并或分立等,导致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发生变更。 土地坐落、界址、面积等状况发生变化 :如因自然变化、人为调整或政策性原因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集体土地房屋买卖规定

​​根据《民法典 》规定,集体土地房屋买卖需严格遵循身份限制和程序要求,核心原则是“禁止非集体成员购买”和“本集体内部转让需合法审批”。​ ​ 若买卖双方非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同通常无效;城镇居民购买更不受法律保护。但同一集体成员间的合规交易、继承或试点地区特殊政策除外,需结合土地管理法规具体判断。 ​​身份限制是核心​ ​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 关键亮点包括:明确共有部分的定义、范围及权利归属,细化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规范共有部分的管理与使用。 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减少物业纠纷,还促进了社区和谐与物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法典明确了共有部分的定义与范围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业主专有部分划分

​​民法典明确业主专有部分需满足三大核心标准:构造独立性、利用独立性及可登记性,包括住宅、经营性用房及特定空间(如车位、露台等),同时强调权利行使不得损害建筑安全与他人权益。​ ​ ​​专有部分的界定条件​ ​ 专有部分需符合三项法定要件:一是构造上能明确区分(如固定隔断或独立空间),二是可排他使用(如独立出入功能),三是能登记为特定业主所有。例如,规划内附属于特定房屋的露台,若已列入买卖合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专有部分维修在那条

无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关于专有部分的维修责任,法律并未明确具体由谁承担。相关条款主要涉及共有部分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而专有部分的维修责任通常由业主根据其所有权份额承担。以下是相关法律依据的 一、共有部分维修资金的规定 资金性质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 使用范围 可用于电梯、屋顶、外墙、无障碍设施等共有部分的维修、更新和改造。 决策程序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对土地承包权的规定

《民法典》对土地承包权的规定主要围绕经营权流转、承包期限、补偿机制及权利保障展开,具体如下: 一、经营权流转与自主权 流转方式 允许通过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需签订书面合同并登记(登记后对抗善意第三人)。 自主经营权 承包人可自主决定土地用途(仅限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期限,发包人不得干涉。 二、承包期限与延续 期限标准 耕地:30年 草地:30-50年 林地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期限 :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承包合同,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和登记 :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