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拨打12333热线、扫描**二维码、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 4种核心渠道 高效**,且京津冀地区支持异地投诉,证据充分时还可申请支付令快速追薪。
若公司未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需优先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并通过微信、短信等书面形式催告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后,可选择以下合法途径:
-
行政投诉:拨打全国人社服务热线12333或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线上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当地人社局官网提交欠薪线索,7天内会有专人处理。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公司支付工资并处以罚款,且重大欠薪行为将被公开曝光。
-
调解仲裁:向企业调解委员会、街道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协议可申请法院支付令;若调解失败,应在劳动关系终止1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内无需自行举证。
-
司法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15日内向法院起诉;若用人单位出具欠条且无其他争议,可直接按民事纠纷起诉。证据确凿时可申请法律援助,农民工免经济审查。
-
跨区域**:京津冀户籍劳动者可选择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投诉,其他地区劳动者可通过“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扫描**二维码在线提交信息,全国欠薪线索平台会跨区域协调处理。
提示:**时需注意2年投诉时效(从欠薪行为终止日起算),保留沟通录音、书面通知等证据,避免过激言行。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可报警追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