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择业期内缴纳社保记录后,通常不再属于择业期。具体说明如下:
-
择业期定义
择业期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正式就业前的过渡阶段,按毕业年限计算。本科生、硕士生为2年,博士生为5年。
-
社保记录的影响
缴纳社保记录通常被视为已进入就业状态,因此中断择业期。例如,某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缴纳了首月社保,即表明其已开始工作,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
-
政策依据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的单位可享受档案保管、户口保留等政策,但社保缴纳属于就业行为,会终止该权益。
-
特殊情况说明
若在择业期内因辞职、离职等非就业原因中断社保,可能仍属于择业期,但需结合具体单位及档案管理情况判断。
总结 :一般情况下,择业期内缴纳社保即视为就业,不再属于择业期。建议毕业生关注档案接收、户口迁移等政策,以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