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是否失去应届生身份需分情况讨论,主要取决于签订合同的时间、是否缴纳社保及用人单位的具体规定。以下是关键要点:
-
毕业当年签订合同仍可能保留应届身份
若在毕业当年(如2025年应届生)签订劳动合同,但未实际工作或未缴纳社保,仍可能被视为应届毕业生。例如,部分单位在招聘时允许应届生签订试用期合同。
-
跨毕业年度签订合同则失去应届身份
若毕业时间已过(如2024年毕业),即使签订合同,也不再符合应届生定义,转为往届生。
-
缴纳社保或正式入职会直接导致身份丧失
一旦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或开始享受单位福利,应届生身份即被取消,需以社会人才身份报考。
-
三方协议不影响应届身份
签订三方协议仅是就业意向协议,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应届生身份。
总结 :签合同本身不必然导致应届身份丧失,需结合毕业时间、社保缴纳及用人单位政策综合判断。建议毕业生保留书面合同,关注单位具体要求,并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身份认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