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
根据当前政策规定,缴纳社保后是否仍认定为应届生,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社保缴纳与应届生身份的关系
-
缴纳社保即失去应届生资格
国家明确规定,自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当月开始计算工龄,此时已不再属于应届生范畴。例如,某省明确表示“缴纳过社保的不再具有应届生身份”。
-
特殊政策下的过渡期
-
未提取档案且未就业 :若毕业未提取档案且未缴纳社保,仍可视为应届生。
-
地方政策放宽 :如湖南省允许近3年毕业生(含择业期)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上海市部分岗位开放给2023-2025年毕业生。
-
二、应届生身份的核心判定标准
-
时间限制
-
多数省份将应届生资格限定在毕业当年或择业期(通常为2年)内。
-
例如:云南省考要求2023-2025年毕业且未就业者视为应届生。
-
-
社保缴纳的例外情况
-
公务员考试 :部分岗位(如云南考)允许已缴社保的应届生报考。
-
事业单位招聘 :如上海部分岗位开放给2023-2025年毕业生。
-
三、建议与注意事项
-
公务员等特殊岗位
若目标岗位明确要求应届生身份,建议在毕业前完成就业或社保缴纳,或关注当地最新政策调整。
-
档案与社保的关联性
社保缴纳后,档案和社会组织关系可能转移,需关注单位是否允许保留应届生相关权益。
-
地区政策差异
不同省份对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存在差异,建议以当地最新官方文件为准。
缴纳社保通常会导致应届生身份丧失 ,但特殊岗位或地区政策可能提供过渡空间。建议结合自身求职方向和目标岗位要求,制定灵活的就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