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宅基地私下转让协议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双方权益。以下是关键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协议结构
-
双方信息 :明确转让方(甲方)与受让方(乙方)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
-
宅基地信息 :详细说明宅基地位置、面积(如南北宽11米、东西长21米)、四至界限(如南临韩方岭房屋、北临李小山房屋等)。
-
转让性质 :明确为“使用权转让”,所有权归村集体,仅允许在本村内流转。
二、核心条款
-
价格与付款
-
转让金额需明确(如人民币3.08万元),付款方式建议一次性支付至甲方指定银行账户,并保留转账凭证。
-
定金比例不超过20%(如3000元),需备注“宅基地转让款”并开具收据。
-
-
产权与权属
-
协议签订后,宅基地使用权归乙方所有,乙方可自主建房,但需配合办理土地证、房产证过户手续。
-
甲方需保证土地无权属纠纷、抵押或纠纷记录,并协助处理建房过程中的相关手续。
-
-
违约责任
-
反悔方需支付双倍定金或赔偿房屋增值损失,**律师费由违约方承担。
-
付款延迟需支付违约金(如20%价款)。
-
三、风险规避
-
政策风险 :协议需明确“国家政策变动不影响协议有效性”,并约定土地回收时的权益保障。
-
权属核查 :需查验土地证、共有人签字、抵押情况、纠纷记录及四至图纸,避免“一房多卖”风险。
-
见证与公证 :建议村委会干部或律师见证,条件允许时进行公证。
四、争议解决
- 协议应约定协商不成的解决方式,如向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事项 :所有协议需双方签字盖章,一式两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