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协议书的核心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补偿标准及争议解决机制,需包含土地信息、补偿明细、支付方式等法律必备条款,并确保符合地方政策。
-
土地信息与范围
协议需清晰标注被征土地的位置、四至界限及面积(以测绘结果为准),例如“东至XX路,南至XX河,西至XX地块,北至XX建筑”,并附测量图。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分类需单独列明,永久基本农田需特别标注。 -
补偿标准与费用
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附着物补偿等,需按地方区片综合地价或政策文件计算。例如:“农用地补偿XX元/亩,永久基本农田上浮XX%”。支付总额需大写注明,避免歧义。 -
支付方式与期限
明确补偿款支付时间(如“签约后30日内”)及账户信息,分期支付需写清每期金额与时间节点。逾期支付需约定违约金比例(如“每日按未付金额的0.5%计算”)。 -
安置与社会保障
涉及农民安置的,需说明安置途径(货币补偿、安置房或宅基地),并落实养老保险补贴政策,例如“按本地标准为被征地农民缴纳社保”。 -
争议解决与违约责任
约定协商优先,协商不成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违约方需承担法律责任,如“甲方延迟付款需支付违约金,乙方逾期交地可申请强制执行”。
提示:协议需由县级以上政府或授权机构与被征地集体签订,一式多份并加盖骑缝章,村民代表签字确认。地方政策可能调整,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参考最新示范文本。